|
真正的高效领导者只做8件事发表时间:2023-05-09 10:28来源:《领导者管理笔记》 他们都是高效的经理人,这是因为他们遵循了以下八个习惯做法(practice):
❶ 他们会问:“什么事情是必须做的?” ❷ 他们会问:“什么事情是符合企业利益的?” ❸ 他们制订行动计划。 ❹ 他们承担起决策的责任。 ❺ 他们承担起沟通的责任。 ❻ 他们更专注于机会而不是问题。 ❼ 他们召开富有成效的会议。 ❽ 他们在思考和说话时习惯用“我们”而非“我”。
1、获得需要的指示 这个问题,是在管理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哪怕是最能干的经理人,如果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也可能徒劳无功。
所以,在提出什么事情是必须做的这个问题之后,高效经理人就要确定哪些属于优先要务,并且牢牢抓住不放。
对于CEO来说,第一要务可能是重新定义公司的使命;对于事业部负责人来说,可能是重新定义事业部与总部之间的关系。
而其他任务,无论其重要性或吸引力是如何之大,都会暂缓实施。但是,在完成了最初确定的第一要务之后,经理人又会重新设定完成任务的优先顺序,而不是紧接着解决原来那个清单上的第二要务。他会想:“现在,什么事情是必须做的?”这个问题通常会导致新的优先要务的确定。
高效经理人会努力关注那些自己特别擅长的事情,因为他们知道,高效管理者的绩效决定了企业的绩效,高层管理者做得好,企业才做得好;高层管理者如果碌碌无为,企业也将一事无成。
他们不会问,这是否对股东、股票价格、员工或者经理人有利。当然,他们清楚,要想让某个决策生效,股东、员工和经理人都是重要的力量,必须要得到他们的支持(至少是默许),他们自然也知道,股票价格不仅对于股东重要,对于企业也同样重要,因为市盈率决定了公司的资本成本。
但是,他们更知道,凡不符合企业利益的决策,最终将损害所有利害关系人(Stakeholder)的利益。
以杜邦公司(DuPont)为例,在该公司早年尚属家族经营的企业时,它的所有高层管理者(除了总会计师和律师之外)都是家族成员。公司创始人的所有男性后裔都可以在公司获得一份最底层的工作,如果想要得到晋升,就必须通过一个主要由非家族成员组成的评审小组的审查。只有在该小组判定其能力和绩效均优于同一级别其他所有员工后,这个家族成员才会得到提升。 J. Lyons & Company曾是一家非常成功的英国家族企业(现在属于某多元化企业集团),在其雄霸英国视频服务和酒店业的100年里,它也一直奉行这个规则。
2、制订行动计划 经理人是实干者,他们的任务就是执行。知识在转化为行动之前,对于经理人来说是毫无用处的。但是,在付诸行动之前,经理人必须规划好自己的路线。他需要考虑很多方面,比如想到得到的结果、可能受到的约束、未来要做出的修改、当中需设置的检查点(check-in-points)以及应该怎样安排自己的时间。 然后,他要考虑行动会受到的约束:“这条行动路线是否合乎道德?在组织内能否被接受?是否合法?是否符合组织的使命、价值观和政策?”即使答案是肯定的,也不能保证行动就会有效。但如果违反这些约束条件,行动就必定是错误的,会无果而终。
商业环境、市场状况的变化,特别是企业内部人员的变化,也会带来新的机会——所有这些变化都要求对计划进行修订。制订书面计划时,应当预先考虑到它需要一定的灵活性。
➤ 第一个安排在计划时段的中间点,比如一年半的计划会在第九个月设一个检查点;
➤ 另一个则安排在计划时段的终点和制订下一个行动计划之前。
最后,行动计划必须成为经理人时间管理的基础。时间是经理人最稀缺和最宝贵的资源。
无论组织属于何种类型,是政府机构、企业、还是非营利组织,它们从本质上来说都是时间的消耗者。除非行动计划能确定经理人如何使用自己的时间,否则这个计划就不会有任何用处。
据说,拿破仑曾说过没有哪场胜仗是按计划取得的。然而,他还是会为每一场战役制订好作战计划,而且比以往任何一位将军都要细致得多。
如果没有行动计划,经理人就会成为事件的俘虏。随着事件的发展,如果不设置检查点对计划进行检查,经理人就无从知道哪些事件是真正重要的,哪些事件仅仅是分散精力的干扰事项。
3、行动
把计划转化成行动的时候,经理人必须特别注意决策、沟通、机会(而非问题)和会议等事项。下面,我们对其进行逐一讨论。
承担决策责任
在下述内容没有确定之前,决策就不算达成:
谁对决策的执行负责;
最后期限;
哪些人会受到决策的影响;这些人必须知道、理解和赞成(至少不会强烈反对)这个决策;
必须把决策通报给哪些人,即使决策对他们并无直接影响。
大量的组织决策碰到了麻烦,就是因为没有解决这些基本的事项。
例如,30年前,我的一个客户在快速成长的日本市场上失去了领导地位,其原因在于:该公司决定与新的日本合作伙伴成立合资企业,但一直没有明确由谁来告诉采购人员,这个合作伙伴的产品规格用的是公制而不是英制——从来没有人传递过这个信息。
· 这些决策当中真正成功的只有三分之一; 另有三分之一结果平平——既不算完全成功,也不算彻底失败; 剩下的三分之一则是完完全全的败笔。
高效经理人了解这一点,所以他们会检查自己所做的人事决策的结果(一般在决策作出的六到九个月之后)。如果发现决策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他们并不会武断地下结论说是当事者没有履行结果;相反,他们会认为是自己犯了错误。
然而,这种选择权的存在,对公司的作用是很大的,因为这可以鼓励人们离开安稳、舒适的岗位,去接受有一定风险的新职务,而公司的绩效,正是取决于员工大胆尝试的意愿。
把最优秀的人分派到适合他们的岗位上去,是一项极其重要而艰巨的工作。可是许多经理人都轻视了这项工作,原因之一是这些最优秀的人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
系统化的决策评估还可以揭示经理人自身的不足,特别是能指出他们完全不能胜任的领域。在这些领域里,聪明的经理人不会自己去做决策或者采取行动,而是授权给别人去做。这样的领域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存在的,世界上没有全能的天才经理人。
大部分有关决策的讨论,都假设只有高级经理人才会进行决策,或者只有高级经理人的决策才重要。这是一种危险而错误的看法。
事实上,从专业人员和一线主管开始,组织内的每个层级都会有决策。在知识型组织里,那些显然属于较低层级的决策是极其重要的。知识型员工对他们的专业领域(例如税务会计)会比其他人了解更多,因此他们的决策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公司。
无论是在哪个层级,良好的决策能力都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所以,在知识型组织里,必须把这项技能公开传授给所有的员工。
承担沟通责任
高效经理人会确保自己的行动计划和信息需求能够得到其他人的理解。
具体来说,这意味着他们会与同事——包括上级、下级和同级——分享自己的计划,并且征询这些人的意见。同时,他们会让每一个人都知道,为了完成任务,自己会需要哪些信息。从下级到上级的信息流通常是最受重视的,但是,经理人也必须对同级和上级的信息需求给予同等的重视。
但是,太多的经理人似乎把信息以及信息的流动看成仅仅是信息专家(例如会计人员)的事情。结果是,他们得到了大量自己并不需要也无法使用的数据,而真正需要的信息反倒掌握不多。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每个经理人都明确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然后主动索取,并且不停地敦促,直到得到这些信息。
专注于机会
优秀的经理人专注于机会而不是问题。当然,问题是必须解决的,我们不能粉饰太平。然而,解决问题不管多么有必要,都不会创造成果,充其量只会防止遭受损失而已。
只有利用好机会,才能产生成果。
因此,对高效经理人而言最重要的一点是,把变化视为机会而非威胁。要从公司内外系统地审察这些变化,然后思考:“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些变化作为企业发展的契机?”具体地说,经理人可从下面七种情境中搜寻机会:
本企业、竞争对手或者行业内某次意外的成功或者失败; 市场、流程、产品或者服务的现状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例如,19世纪的造纸业只关注每棵树中可以制成木纸浆的10%,而完全忽视了木材中另外90%的部分里所隐藏的机会); 流程、产品或者服务的创新,不管它们是发生在企业内部、企业外部,还是行业内部或外部; 行业结构或者市场结构的变化; 人口统计学动向; 思维模式、价值观、感知、情绪或者意义的变化;
新知识或者新技术。
高效经理人还要确保问题不会凌驾于机会之上。
在大部分公司里,每个管理报告的首页列出的都是些主要问题。事实上,把机会列在首页、问题列在次页的做法更明智。除非面临真正的大灾难,否则在机会没有得到分析和妥善处理之前,管理层会议上不必先讨论如何去解决问题。
高效经理人把最优秀的员工用在把握机会,而不是解决问题上。围绕机会配备人员的方法之一,是要求管理小组的每个成员每隔半年编制两份清单,一份列出整个企业的机会,另一份列出整个企业内绩效最为突出的人员。然后对每个成员列出的所有清单进行讨论,并将其合并成两份总清单,把最优秀的人员与最佳的机会进行匹配。
顺便说一下,日本的大企业或者政府部门把这种匹配当作人力资源的一个主要任务,这种做法也是日本企业的重要优势之一。
在性格、优点、弱点、价值观和信念等方面,高效经理人是千差万别的。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会完成正确的事情。有些人天生就是高效的,但社会对高效经理人的需求是如此之大,光靠这些难得的天才是远远无法满足的。提高成效是一门学科,就像其他所有学科一样,是能够学会,而必须学会的。
彼得·德鲁克
文章来源 :领导者养成笔记「ID:GoToLead 」,转载请公众号回复“转载” 版权说明 :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立即删除内容;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文章分类:
行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