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宁海模具人在青岛拼搏的那些人和事

发表时间:2022-05-17 10:29作者:青岛模具行业协会副会长、原青岛海尔模具公司总经理  赵西金


编者按:《宁海模具志》资料收集工作正在顺利推进中,《宁海模具志》编辑部,不仅收到了县内相关单位和相关人士的资料,而且也收到了与宁海模具人有过交集的县外业内人士的回忆文章。在此,编者代表编辑部,对积极参与资料汇集的相关单位和相关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我们特将《回忆宁海模具人在青岛拼搏的那些人和事》一文,提前以飨各位读者,其目的就是让各位读者一起回顾宁海模具人奋斗拼搏的光辉印迹,其目的就是请更多的业内人士对《宁海模具志》资料收集工作给予更大的支持和帮助。


1995年,海尔集团与青岛红星电器集团合并,两个集团公司下属的合资模具公司——青岛星港模具和青岛海冠模具,也同步合并成立了青岛海尔模具公司。当时的青岛,能够做出好的模具的专业模具公司非常少,海尔集团大部分模具外发到广东、浙江甚至委托葡萄牙等模具厂家制造,部分大型复杂精密的模具还从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家进口。海尔模具公司虽然拥有星港模具和海冠模具(与香港合资并经过港资模具厂培训)的模具设计和模具编程人才,但是在当时,加工中心精度不够高、电加工占比大,除了模具研配组装外,模具结构设计方案、电极拆分方案、电极修正、放电加工质量把控等对高水平模具师傅的依赖性非常大。在当时,模具大师傅的水平基本决定了模具的质量水平。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从1996年开始,海尔模具大量从中国模具之乡------宁海招聘模具师傅,当时基本采用包模制度,大的模具组有810人,大部分模具组是56人。当时,浙江宁波、台州地区的模具师傅很多都拖家带口来到青岛,住在海尔模具公司附近的出租房里,有象山的、也有黄岩的,但大多数是宁海的。在笔者的记忆里,高峰时,有10多个模具组,接近100名宁海的模具师傅和模具技工在海尔模具公司做模具。笔者忘不了在1997年春节,有四五位宁海模具师傅没有回家过年,我们就在宁海模具师傅出租房里,几家人合在一起欢度春节。虽然当时的条件比较苦一些,但是大家都因为对模具的热爱、对模具技术的执着,很快乐。1998年春节,为了照顾宁海模具师傅们全家人能回家过年,公司安排了2辆大巴车,发往宁海,模具师傅们和家属们都非常高兴。这样延续了好几年。模具大师傅有潘洪章、薛国永、邵三明、蒋恩军、仇则忠、胡余撑、方永杰、方永华、邵福广、胡志全、骆建明、叶维钗、周祖宾、卢志跃等,宁海的模具师傅非常爱动脑筋,对模具有天生的悟性,又加上非常吃苦耐劳,制作的模具不但模具制品非常美观、符合尺寸要求和装配要求,模具本身的外观也非常漂亮。到2000年,在海尔模具本土员工和这些宁海模具师傅的共同奋斗下,海尔集团的模具基本实现了自制,完全替代了进口模具,不再外发葡萄牙,不再从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家进口模具了,海尔模具从此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现在这些师傅有回宁海创业做模具的,也有留在青岛创业做模具的,其中有的企业如宁波方正模具已发展成为上市公司;也有的企业在模具细分市场做出了特色,成为专精特新模具企业,这些曾经的同事们还在继续为我国的模具事业做着贡献......

09cacf74ae13cc5e037bc06e8c848ba.jpg

17edd12ac057fdbf28971f47e8dd9d7.jpg

青岛与宁海因模具结缘,海尔集团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技校生,分配到海尔模具公司工作。从1996年到2002年,差不多6年多的时间,这些大学生、技校生和宁海的模具师傅们以及山东当地的模具技师一起做模具,从宁海模具师傅那里学到很多模具知识和模具制造技术。笔者记忆比较深刻是薛国永师傅制作的空调面壳模具,由于产品胶位碰穿面积大、排气差、产品成型困难,好多师傅都没有把模具配好,薛国永师傅一方面用他精湛的研配技术,分型面处理的非常均匀漂亮,另一方面以他对格栅产品部位的经验,增加了排气和骨位两侧的碰穿面,并用适当蓝丹均匀发虚的手法,使试模一次成功,制品干净漂亮,得到了海尔空调开发部的赞扬。这在当时,设计工程师排气设计经验不足,没有高速加工中心、分型面加工精度不高的历史背景下,做出如此完美的空调制品,真的不容易。还有,潘洪章师傅,现在是青岛方正模具公司的总经理,当时是海尔模具的模具大师傅,海尔大圆弧洗衣机洗涤桶盖和脱水桶盖两套外观模具,是国内第一次制作,相比传统的洗衣机大小盖模具,具有分型面复杂、外观要求高、装配后高度调节和缝隙均匀等特点,笔者记得潘师傅经常在试模车间一呆就是几天时间,模具调整修模报告基本按照潘师傅的建议调整,这款产品后来一炮打响,成为海尔集团最畅销的洗衣机产品。潘师傅还有个绝活,就是冰箱饰条模具,他非常善于动脑筋和总结规律,把不同规格的冰箱饰条的两端放电电极标准化,把冰箱钢板成型弧面与饰条弧面装配后的间隙通过实验找到了规律,在模具弧面加工和止挡筋位放电尺寸控制方面做出了一套典型工艺,被誉为海尔模具的冰箱饰条类模具专业户,甚至到了后来,潘师傅自己在青岛办模具厂后,海尔冰箱开发部还要求海尔模具,如果有外发饰条类模具,一定要交给潘洪章师傅制作。2000年前的海尔模具,笔者忘不了邵三明是洗衣机连体桶类大型模具制作专业户、张银华是平衡环、脱水桶圆形件和外桶类模具制作专业户......

8bef28b2f57efdca2317b647e3d6bab.jpg

8307b8c3c93824b43a6159a5f51e0a7.jpg

如果说,当时引进宁海模具师傅来青岛做模具,对青岛的模具技术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的话,海尔集团的先进的管理理念,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日清管理法,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的工作原则,以及在细分市场争第一的创业思路,对宁海这些模具师傅后来的创业之路也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海尔精神、海尔作风、海尔文化也成为了这些宁海师傅一生宝贵的财富。笔者记得方永杰回到宁海创办宁波方正模具公司,也曾经有一段迷茫期。因此,每次出差经过宁海,笔者都去找他聊聊。看到他从细分市场做起,到注重人才培养和信息化管理,从智能化制造一次次的迭代升级,到成功上市,如此等等,笔者都由衷的为他高兴。

宁海,是名副其实的模具之乡。宁海模具人,不仅是勤劳聪明的能工巧匠,更是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模具弄潮儿。祝愿宁海模具事业蓬勃发展,祝愿宁海模具人,从老一辈模具前辈的手中接过宁海模具大旗,一代更比一代强。


文章分类: 行业资讯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关注宁海模具协会公众号
浙江省 宁波市 宁海县 科创中心23楼
0574-65539598
0574-65539552
nhmould@126.com